查看原文
其他

世界杯:狂欢无意义

鲁舒天 秦朔朋友圈 2022-09-14

  • 关注秦朔朋友圈,ID:qspyq2015

  •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029篇原创首发文章


这个夏天,世界杯如约而至,在2018年的俄罗斯,必将掀起一场令世人癫狂的盛宴。

作为一个能看懂足球的人,我却习惯于在这样的时刻陷入平静。对我来说,这样的平静并非故作姿态,而是基于我对于生活的体察。

法国欧洲杯如火如荼之际,我曾写过这么一段话:我们生活的时代在不断稀释所有事物的意义,直到它们越来越像“缺乏意义”本身。无论是欧洲杯决赛还是周末的中超,它们的影响力现如今只能保持几个小时。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吸入那些千篇一律和机械化的活计中去,庸俗正是这个时代的本质。不会再有变化和怀想,也不会再有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·加莱亚诺所述那种把进球功臣一路抬回家并为此津津乐道的人了。

是的,我很讨厌比分和排行榜,我并不关心哪支球队捧起金杯,我完全不在意哪位球星是当世最佳,但是我仍然愿意将有限生命的部分时间拿去关注这项“世界第一运动”,我愿意在那些皮球滑过草坪香味的瞬间,完成对于人生命题的终极思考。

解构狂热

有朋友问过我一类最常见的问题,如“喜欢看哪个国家的联赛、喜欢哪支球队、喜欢哪位球员”,我通常会在沉默之后给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回复,没人能在我这里得到那种确凿无疑的答案。

我避免将自己陷入提问者对我所持的期待里,即便只是一个略带指向性的回答,我避免自己在“狂热”与“追随”的符号中沦陷,那对我来说显得意义全无。足球应当成为庸常世界里的点缀,而不应沦为庸常的一部分。

我很喜欢影评人梅雪风对电影的那句评语——“电影从不比生活更重要”,这样的回答套到足球上才是属于我的标准答案——足球从不高于生活本身。

那么,为什么?

仔细想想,足球比赛每天都在发生,欧洲五大联赛、葡超、比甲、荷甲、俄超、巴甲、阿甲、J联赛、K联赛,理论上你可以借由电视转播频道看到世界上任何国家的足球比赛。那些层次不一、风格各异的联赛和杯赛,自现代足球普及以来便循环往复地进行着,从不曾断绝,也从不会断绝。这样的前提让我觉得即便错过任何一场重头戏,错过任何一个破门的瞬间,错过了任何一个即兴表演,实际上都缺乏那种真正为之感到遗憾的契机。

至于世界杯,它的确足够耀眼、足够高级、足够令人展望,直到我在里面看到另外一种东西。在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降临时衍生出的跟风者身上,原谅我选择性地忽略那些泡沫般的热情与感动,我只能看到立场的幻灭以及态度的虚伪。

世界杯本身并不神圣,足球赛事与产业的道理亦然。这项运动真正神圣的部分存在于竞技之外,且本该在任何一个领域足以得见。比如公平、正直、善良与诚实,在克洛泽(德国球星)主动向裁判申诉取消某次使己方意外获利的判罚时,人们轻易窥见了以上这些品质,它们理应成为流行标志,而不是裹挟在某个具体事件与人设里发酵。然而现如今它们变得愈发稀有,直至走向遗忘和衰竭。

世界杯不是现世的避难所,人们应当在球场外享乐,而不是专注于在场内发泄。足球给予人的,不应当是一种被抽离的生活,而应当是现实生活的一份可能。

灵性与变量

足球的灵性在于它的不可预测,比赛走势与胜负关系无法用数学逻辑和AI推演来解释,一旦足球比赛变得缺乏随机性,它的魅力将会大打折扣。

曼联可以在欧冠决赛的补时3分钟内利用角球机会连下两城做到逆转,巴萨也可以在欧冠淘汰赛首回合0:4的基础上以一场酣畅淋漓的6:1完成晋级。不到终场哨响的最后一秒,一切都可能发生。正是基于足球比赛的这份调性,“以弱胜强”与“一鸣惊人”的事迹才得以屡屡上演。

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,日耳曼战车华丽登顶,淘汰赛表现堪称无人可挡,但它却在小组赛中被未能出线的非洲球队加纳逼平,场面还颇为焦灼。我欣赏这样的戏剧性,它足以抵消“按部就班”的乏味感。

即便是在一场比赛中,奇迹也可能发生。比如横亘在利物浦与AC米兰之间的“伊斯坦布尔之夜”,英超红军可以在下半场一鼓作气连扳3球,直至将气力耗尽的意甲豪门拖入点球死局。

| 世界杯小组分组

包括今年的世界杯,德国、西班牙、巴西、阿根廷仍然是夺冠热门,但你可以期待哥伦比亚或者尼日利亚的异军突起,只因这是足球比赛,强弱态势可在瞬间转换,强队有几率阴沟翻船,弱队有可能守住尊严。

明晰上述命题之后,我仍要说的是,足球又是最残酷的运动,像人生一样残酷:它充满了“一着不慎、满盘皆输”的隐喻,你不能在这里挥霍太多机会,否则就会遭遇灭顶之灾,一个进球就足以杀死比赛的游戏玩法,实在是太不宽容。

这就是看足球不看“重播”的道理,当你知道结果已经不可能更改,过程的精妙就显得毫无价值,且过程越精妙就越显得无价值。只有“直播”里才有“挽狂澜于即倒”,才能“扶大厦于将倾”,这是属于进行时的精彩,亦是属于过去时的悲哀。

如何避免这种悲哀?势必要承认足球运动的复杂和规律性。

足球场方圆既阔,但变量的形成却取决于一毫一厘的争夺,蝴蝶效应遍布在空间的相对与时间的绝对之中,使得90分钟内每一隅细枝末节的技术处理都显得至关重要。绿茵场上的快慢是相对的,攻守也是相对的,平衡被打破的时候,或是漫长的坚持化为乌有,或是持续的付出取得成效,或是灵光一现的叙事成为主旋律。


团队配合的徒劳与单骑闯关的奏效屡屡挑战现实世界的通行概念,在足球比赛浓墨重彩的渐进情节中,对权威和秩序的嘲弄倒成了一桩秘而不宣的约定俗成。

偶然与必然的密码被打乱了,这样的超现实无意间滋生了理想主义的萌芽,同时也造就了对投机主义的嘲弄——循规蹈矩、一丝不苟之人才能获得意料之外的好运气,命运从不青睐坐享其成与急功近利式的贪婪。

在挣扎中慰藉

至于我最初喜欢足球的原因,用《女性瘾者2》里的台词形容就是——“她选择集体球类,是因为她孤独。”

在足球的世界里体会与理解孤独,是我在看球的时候最常做的事。在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的进程中,我意外地提炼出这种孤独的形态。

2017年的3月23日,国足在长沙以1:0的比分拿下了劲敌韩国队,全场数万名中国球迷唱起了湖南民歌《浏阳河》。几天后的国际A级赛比赛日,国足在德黑兰的阿扎迪球场负于伊朗队,在通往2018年世界杯的关键征途中再次失去转危为安的机会。

在我看来,与其说国足是输给了波斯铁骑的迅猛与狡黠,毋宁说是输给了“魔鬼主场”异族盘踞的乌泱。说通俗一点,是输给了孤独。输掉比赛的那一刻,国足队员一定无限怀念贺龙体育场响起的歌声,那里面写满了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!”

什么是孤独?不止是“知我者、二三子”,还是蝴蝶飞过沧海,是“我飞行、但你坠落之际”,是“多得是,你不知道的事”。

屡遭污名化的国足队员已经孤独太久,所以当长沙球迷用一首传统民歌来温暖他们的时候,他们中的一些人热泪盈眶,心结久不能平。其实,所有人都要在生活里赢属于自己的仗,认真应对突如其来的厄运,因此大家在人生路上都是孤独的。只有在特殊的场合,人们相聚在一起,片刻抵御或者忘却孤独。

就像在那场世预赛比赛的现场,4万名孤独的个体相聚着唱起《浏阳河》,歌声反过来温暖了孤独的所有人。曲终人散时,国足要启程上路,球迷们要各自散去,回到属于自己的孤独之中。温暖与爱、幸福与美好,皆是转瞬即逝的存在,再动人的瞬间一眨眼的功夫便会消失掉,只有孤独是终不失期的。

所以,那个回光返照的积分不如气韵悠长的歌声重要,那道气韵悠长的歌声不如众志成城的相聚重要。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”,足球场上的确存在这样的可能性,只因完成了对终极命题的超越使得比赛本身也显得愈发珍贵。


这种挣扎与慰藉,关于足球,也关于生活——生活中布满了不可预知的困境,人生要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,有没有办法改变结局、扭转乾坤,以时间换空间,还是以赤诚换真实,这些命题远比季度性的狂欢来得更重要。我并非对于俄罗斯世界杯或者卡塔尔世界杯的“花落谁家”毫不期待,我只是看到了节点出现后的冷清和固化——现实世界的命题仍旧错落无序:盖茨比究竟有多了不起?《海上钢琴师》里的1900该不该下船?村上春树笔下的面包店能不能再抢一次?

与真实的人生相较,球场上再不容有失的关键失误里也能体现出这项运动“宽容”的本质。

塞尔维亚电影《梦的味道》里有句我很喜欢的台词——“人的一生中没有什么下半场,可足球比赛中有。”你看,足球因此而伟大,它给了你救赎的机会,它告诉你认真对待的必要性,它指引你至臻至善,它为你的执着与坚持量身定做了合理的慰藉。

放心去感受世界杯吧,因为只有生活才是混沌的,比球场上最不规则的变向和冲撞都混沌。

  • 作者:92年生,金牛座,爱文艺、喜昏睡。秦朔朋友圈专栏作者。


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」

「 图片 | 视觉中国 」


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:qspyq2015

商务合作|请联系微信号:qspyqswhz

投稿、内容合作、招聘简历:friends@chinamoments.org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